古代的喝茶养生之道

更新时间:2019-08-12 编辑:Admin 关键字:普洱|健康|品茗 点击:342次

 

中国古人留下的茶经古籍,不仅教我们如何饮茶品茶,还为我们揭示了饮茶的养生之道。

 

一、益思悦志

 

 

唐陆羽撰《茶经》称茶能“悦志”;五代蜀毛文锡撰《茶谱》中称茶能“益思”;元忽思慧撰的《饮膳正要》中称能“清神”;明李时珍撰的《本草纲目》称茶能“使人神思爽”;清王孟英撰的《随息居饮食谱》称茶能“清心神”。此外,还有茶能“破孤闷”、“通仙灵”。总之,饮茶能提高人的思维能力。

 

二、明目清心

 

 

宋虞载撰的《古今合壁事类外集》称茶能“理头痛”;宋.周去非的《岭外代答》称茶能“祛头风”;明吴瑞撰的《日用本草》称茶能“止头痛”;清.王好古的《汤液本草》称茶能“清头目”;清黄宫绣撰的《本草求真》称茶能治“头目不清”。此外,还有称茶能治“脑痛”“治头痛”的。古籍中专门讲茶能明目的很多,《茶经》称茶能治“目涩”;《本草拾遗》称茶能“明目”。

 

三、提神驱睡

 

 

唐苏敬撰的《新修本草》,清张路撰的《本草逢源》以及《桐君录》,分别称茶能“令人少睡”、“令人少眠”、“令人少寐”和“令人不眠”;《本草拾遗》《茶谱》分别称茶能“少睡”、“睡少”和“不睡”;明李士材撰《本草图解》称茶能“醒睡眠”;清王孟英《随息居饮食谱》称茶能“醒睡”。

 

四、消食和胃

 

 

唐孟诜撰的《食疗本草》称茶能“下气”;宋虞载撰的《古今合壁事类外集》、明缪希雍撰的《本草经疏》和王圻撰的《三才图会》分别称茶能“消食”、“消宿食”、“消饮食”;清代黄宫锈撰的《本草求真》介绍“茶能治食积不化”还有“去滞不化”的功效等等。

 

五、减肥瘦身

 

 

陈藏器撰的《本草拾遗》称茶能“去人脂”;苏轼撰的《东坡杂记》称茶能“去腻”;

曹慈山撰《老老恒言》称茶能“解肥浓”,赵学敏撰《本草纲目拾遗》称茶能“解油腻,牛羊毒”。此外,还有称茶能“久食令人瘦”等。

 

六、清热解毒

 

 

孟诜撰的《食疗本草》、张路撰的《本经逢源》分别称茶能“去热”和“降火”;陈藏器撰的《本草拾遗》称茶能“破热气,除瘴气”;宋土瀛撰的《仁斋直指方》,陈乘撰的《本草别说》称茶能“消暑”。

黄宫锈的《本草求真》称茶能“清执解毒”;刘献庭的《广阳杂记》称茶能“除胃热之病”此外,还有茶能“清热降火”、“涤热”、“疗热症”、“治伤暑”等等,不一而足。

 

七、疗疮止泄

 

 

古籍《枕中方》称茶能“疗积年”;缪希雍撰的《本草经疏》称茶能治“瘘疮”;李中立的《本草原始》称茶能“搽小儿诸疮”。

陈承撰的《本草别说》称茶能“治痢”;吴瑞撰的《日用本草》称茶能“治热毒赤白痢”;黄宫绣撰的《本草求真》称茶能治“血痢”;张路撰的《本草逢源》称茶能“止痢”等。

 

八、轻身换骨

 

 

孙思邈的《千金要方》称茶能使人“有力”;苏颂的《本草图经》称茶能“固肌换骨”;牛棣的《救荒本草》称茶能“救饥”,鲍山的《野菜博》称茶能“调食”。

屈大钧的《广东新语》称茶能“疗饥”。此外,还有茶能“轻身换骨”、“治疲劳性神经衰弱症”之说。

 

九、益寿养生

 

 

苏颂的《本草图经》称茶能“祛宿疾,当眼前无疾”;程用宾的《茶录》称茶能“拌擞精神,病魔敛迹”;俞洵庆的《荷廊笔记》称茶能“养生益”。

此外,还有茶“久服,能令升举”之说,可见古人对茶的养生功能研究是颇为深入的。


将此文分享到
程健普洱 | 公司简介 | VIP客户 | 私人订制 | 退换货指南 | 常见问题 | 发货配送 | 联系我们 | 网站地图
Copyright 2014 www.cjpuer.com 昆明希善商贸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. 滇ICP备14006142号
地址:云南省昆明市北市区金实小区(雄达茶城旁) 服务电话:0871-65716281
客服阿里旺旺: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友情链接   企业营业执照
  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  • 大头网